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左)、副校长白雪峰(右) 明德启智,修己树人 3月27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办了德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阶研修课程培训活动。清华附中国际部历来重视德育,并且也已经开始结合国际部的特色,构建国际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此次,国际部全体中国籍教职工线上参加了培训,认真听取主题讲座,以提高自身在教育工作中的德育素养,同时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初心,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厚德载物、德才兼备的人。 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在培训开场致辞中,与各位教师分享了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理解,同时提出:在当今新的国际形势之下,未来的领袖人才需要具备高远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出众的才华、坚韧的意志与为他人社会服务的意识,更要有国之大者的胸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从这个意义上讲,明德启智,修己树人的德育教育就至关重要。 READING 培训中,清华附中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高德胜教授为大家带来关于《学生角色的过度外溢及其后果》的主题讲座。 高教授以“学生角色”为切入点,向大家清晰地讲述了“人及其社会角色”、“学生角色及其边界(是什么)”、“子女角色被遮蔽(影响是什么)”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概念。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带领大家一同探究目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存在学生角色固化、外溢的问题及其后果。 READING 教职工心得 进行德育者,需有德的基本素养;善于德育者,需在德的氛围中浸染。清华附中白雪峰副校长培训总结中提到:一场成功的讲座不在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而是是否能引发深度反思,也就是清醒之后的沉重。 通过此次德育培训,国际部教职工深受触动,并踊跃分享了深层的反思与感悟。 李京京 小学中文老师 高教授的讲座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就是我们应该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不仅仅只是学生,学习也只是学生这个角色所要做的一项任务,而不是全部,他们需要被发现闪光之处,需要被关爱,需要被理解,学生只是他们的一重身份,而这一重身份与其他的身份和角色是分不开的,是受其他角色影响的。我们不能只孤立地看“学生”这一个角色,那样就没有站在“完整人”的角度实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