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尝无华,相荡成漪 | 澳门校长班清华附中国际部考察学习记 Macau School Principals’ Visit and Study at THIS 春风拂面鸟语喜,道不远人万里迎。4月24日,清华附中国际部迎来澳门校长班15名教育界同仁。他们在本次“澳门学校领导储备人才培训课程”项目负责人、北京教育学院教育干部学院王晓玲教授和合作培训部办公室张乃明主任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两天的探索交流之旅。此次活动旨在共同探讨当前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享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助力区域间多维度的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4号上午,清华附中国际部执行校长朱莹女士、行政主任董文博女士和中学主任Scott Paré先生为澳门校长班一行人接风洗尘,并举行了颇具启发的座谈活动。 一. 交流借鉴 分享办学成果 座谈会以观看国际部宣传片为序幕展开,片中折射出的身心健康为首义的核心价值观、笑容洋溢的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等,赢得了在场澳门校长们的掌声,他们对国际部卓有成效的办学成果表示认可。 国际部执行校长朱莹女士与澳门校长班同仁们亲切交流 随后,朱校长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包括培养身心健康、正直担当、尊重包容、团结合作、领袖风范和探索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同学们在公益支教、各类体育和学科竞赛、科研导师项目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荣誉。 中学主任Scott Paré先生分享国际部课程体系 中学部主任Scott Paré就师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国际部进行了教育管理经验分享。国际部借鉴西方教育模式,提供中国历史、东方艺术等的中文特色课程,注重探究式学习,启动学生内驱,培养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全球公民。 国际部行政主任董文博女士主持座谈会 二. 参观校园 感受办学特色 1 教室内外参观学习…
国际部周报 | 2024年4月29日 THIS Weekly Snapshots | Apr. 29, 2024 4月22-26日: 六至九年级研学活动 六年级山东研学活动 七年级西安研学活动 八年级黄山研学活动 九年级云南景颇研学活动 4月23日: U11乒乓球 | 国际部客场对阵青苗国际双语学校 4月24日: 小学清华艺术博物馆参观 4月23日: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睿学长于早期科研交流会作经验分享 4月24-25日: 北京教育学院澳门校长班来国际部参观学习 文字 Writing | Fontaine Yang 排版…
大师进校园 | 王鲁宁教授:材料,人类文明的基石 THIS MASTER TALK | Prof. Wang Luning‘s Lecture on Material Science THIS MASTER TALK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材料科学教授王鲁宁 《材料,人类文明的基石》 4月17日,清华附中国际部迎来了大师进校园系列又一场富有启发性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我们请来了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材料科学教授王鲁宁。王教授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材料在人类文明中的关键地位,为在座的师生们揭示了材料科学的前沿与魅力。 王鲁宁教授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展开了他的演讲。通过一组组生动直观的图表和图片,他首先介绍了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从最古老的金属和石器时代到现代高科技材料的应用,生动地勾勒了材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王教授深入探讨了材料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他指出,材料广泛存在,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钢铁、衣物、锅具等都是材料。同学们在校内学习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等都是材料科学的一部分。材料科学解决实际问题,是基础科学之一。 王鲁宁教授通过介绍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能源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生动地展示了材料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大到建筑、小到电子器件,材料不仅是人类工业、建筑和医疗等领域的基础,更是现代科技的核心。王教授指出材料的出现与发展与人类生活同步,没有劳动就没有材料,从古猿到现代,材料演变与人类思维提高同步,例如,钢铁时代标志着工业力量,钢铁产量反映国家强盛程度,钢铁的不断更新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比如5G钢在电子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王鲁宁教授指出在当今的人工智能时代,材料研发面临新挑战。2015年,中国科学家提出材料科学共享数据概念,利用网络云平台开发材料。去年,谷歌开发了用于材料探索的图网络,将深度学习应用于材料发现。材料科学依托数据科技,不仅大大提高了研发速度,组合的可能性也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能组成的数十亿种材料,其发展也将塑造未来。增材制造技术可定制各种复杂形状的物质,材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支柱,对于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讲座的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与王鲁宁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有同学问及关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问题,王教授详细介绍了利用己使用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可行性,并指出业界正在尝试回收已利用过的材料,制作新型建筑材料,以实现更环保、可持续的建筑目标。其他同学则就人工钻石的制备技术、石墨烯的应用前景等问题向王教授请教,展现了对材料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深刻理解。这场互动交流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材料科学的认识,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探索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后示。 国际部执行校长朱莹向王鲁宁教授献花致谢 整场讲座在圆满落幕之际,国际部执行校长朱莹向王教授献花,并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这束鲜花不仅代表着对王教授学识渊博、言传身教的崇高敬意,更象征着对他为推动材料科学领域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钦佩与礼赞。 教育没有围墙,与社会紧密相连。大师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把校内所学和实际应用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为学生未来更深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图片 Pictures…
“根与芽”社团 “增新绿,植未来”植树活动在怀柔举办 Tree Planting 4月,是首都北京植树的最佳季节。4月13日, 由清华附中国际部家委会指导、“根与芽”社团承办的“增新绿,植未来”植树活动在北京市怀柔区灵慧山植树基地圆满举办。国际部学子为环境保护作出一份细小而有力的贡献! 4月13日上午,32名来自初中和高中部的同学一大早就来到学校,乘坐大巴前往怀柔区灵慧山景区参加植树活动。 抵达植树基地后,景区的唐丽萍老师热情欢迎了学生们。接下来,教师代表张超然老师围绕环保以及个人责任进行了致辞。随后,本次活动的带队辅导员、家委会副主席袁金鸿先生讲解了本次活动“增新绿,植未来”主题的重要意义,希望学生们通过此次活动,为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知识,领会责任!之后,唐丽萍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了注意事项以及植树要领,学生们纷纷朝着树苗以及水桶进发,植树正式开始了! 虽然同学们一大早经过了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才来到基地,但这丝毫没有消耗学生们的热情。大家兴致盎然地种下了一棵又一棵树——其中一组甚至种下了7棵!植下树苗后,学生们在自己的小树上挂牌,写下了对自己、对年级或对小树的寄语、祝福。很快午饭时间便来到了,可许多学生的植树热情不减,久久不愿放下手中的植树工具。 环境问题总是听起来那么庞大——全球变暖、水污染、沙漠化等等……在对比之下,我们时常会感到渺小,渺小到什么都做不了。但换个角度思考,正是因为环境问题都是大的问题,所以它并不能只依靠单一的组织或国家去解决。为了抵达我们心目中的绿色彼岸,每一个渺小却又重要的个体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必需的,每一小步都算数。在此次植树活动中,国际部的许多学生们迈出了他们的第一步。 来自学生们的植树感想 植树活动 Emma Zhu 12W 我要感谢“根与芽”以及袁先生对这次活动的赞助和组织。在去郊区的路上,虽然我们遭遇了堵车,但随着汽车慢慢向前移动,我透过车窗看到了许多的树木上都盛开了花朵。这样的景色就在提醒着我们为什么要报名这次的活动:去欣赏大自然,并确保明年会有更多新种植的树木供我们观赏。我想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在高中,已经了解到气候变化对我们这一代人与地球共同的未来的所有负面影响。我记得我五年级的社会学老师告诉我们班,他们这代人没有采取行动,现在要靠我们所有人来拯救我们的地球。我看到学生们对种树的巨大的热情,有的小组一次性拿了6棵树苗,然后迫不及待跑到植树点开始挖坑种树,并为他们的每个同学种一棵树,这提醒了我:我们共同的责任是确保每棵树都能生根。我们不仅仅只是在保护彼此的树,更是在保护我们所有人的未来。 Coco Hong 11P 在4月13日,这特别的一天,我参加了一个特别的活动:植树日。虽然它听起来很寻常,没什么不一样的,但是这可是自疫情结束以来我参加的第一次植树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植树。活动结束后,看到这一片本该是光秃秃的土地被努力的大家种满蓄势待发的小树苗的时候,内心真的挺震撼的。一想到我为地球的未来添置了一小片绿色,就感觉这个世界因为自己变得更美好了一点。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仅呼吁了大家保护环境,更是让大家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到了当自己为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的时候的那种自豪感。那种自豪感,是会被记住很久的。 Alvin Xia 11W 我本质上是一个很懒的人,周末假期想让我主动出一趟门其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我要么要坐好久车,要么坐好久地铁;其实比来比去都没有在家躺着听起来舒服。周末要早起,还要坐好久车?其实我在报名之后就开始后悔,我有时真的对我的毅力没有信心:我觉得闹钟叫不醒我。我放学回家睡一觉定十个闹钟都醒不了,这周六的早上我又有什么理由要早起呢?但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去会更好——我怕我留下遗憾。 我还留了挺多遗憾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我总是在做决定之后更改了决定;有的时候真摸不透自己,不明白自己在想什么。仔细想想的话,我最开始的想法,那个一瞬间就做出的答复,不正是我的真心话吗?一句话,一个想法;放的时间越久,它夹杂的私心,它所有的真诚就越少;遗憾就由此而生。 我遵从了初心,也就没有了遗憾。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这天快乐得令我难忘。 Vicky Wang…
国际部周报 | 2024年4月5日 THIS Weekly Snapshots | Apr. 5, 2024 3月25日: 国际部学生周雅然出席世界合一论坛(One Earth Summit) 3月25日,10年级紫班学生周雅然参加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的世界合一论坛(One Earth Summit)。会后,她采访了罗兹学院院长、罗兹信托基金会首席执行官Elizabeth Kiss博士。该采访后被发表在3月27日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以下是她对这次难忘经历的回顾和总结。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代表参与这次峰会后,我深切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环境问题对土壤、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日益显现。此外,来自各领域全球领袖的多元视角深深地启发了我。他们的发言阐明了环境与经济、政治、社会公正和全球动态之间复杂的关联,也彰显了将想法转化为可行解决方案的紧迫性。能参加世界合一论坛是一次非常充实且愉快的经历。” ——清华附中国际部 10年级紫班学生周雅然 ● ●● 国际部学生周雅然出席世界合一论坛(One Earth Summit) ● ● ● 4月1日: 高中女足比赛 国际部主场对阵北京海淀凯文学校 ● ●● 高中女足比赛…
华章绽放:清华附中国际部家委会组织才艺盛典 2024 Talent Show Organized by THIS Parent Council Talent Show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THIS一年一度的Talent Show于3月15日在学校礼堂成功举行。五十多名来自各年级的学生,在舞台上自信大方地展示了他们在音乐、舞蹈、演讲、魔方等各方面的才艺。学校中外方的管理团队及师生们兴致盎然地观看了表演,执行校长朱莹女士别开生面的致辞和一曲《When You Believe》把演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Talent Show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作为THIS的传统,Talent Show已经举办了四届。THIS一直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提供各种才艺展示的舞台。与THIS其他由学校主导的活动有所不同,Talent Show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完全由家长们完成。家长志愿者们配合小演员们,不厌其烦地进行了两次线下一次线上的彩排,最终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演出。 活动的总策划Ellie Jin家委拥有多年国际电影娱乐行业经验,她把现场流程把控得得井井有条,从节目单的排版印刷,到现场灯光音效,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很高的专业度;曾经是播音主持的陈晓申家委牺牲周末休息时间通过腾讯会议帮助小主持人们打磨台词,纠正舞台动作,指导他们排练诗歌朗诵;还有很多家长,隐身于幕后,帮忙清场、搬运乐器、开关幕布……每一位投身学校志愿服务的家长,都值得拥有最响亮的掌声! Talent Show是学生们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也是THIS家校合作的体现。在学校和家长共同助力下,相信THIS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朱校长表示,数学周里同学们享受着思考的乐趣,球场上运动健将们挥洒着汗水,Talent Show的舞台上大家用音乐和舞蹈书写自信。Talent不应该被狭隘的定义,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与众不同的talent,它是一种天赋,更是一种坚持。只要有热爱,就大胆地去尝试吧!希望以后的每一年,都在能Talent Show的舞台上看到更多THIS学生的身影!希望每一个THIS的学生,都找到施展自己talent的舞台! 感受分享 参加这次才艺秀让我拥有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化妆,第一次当舞台主持人,还有第一次在舞台上朗诵诗歌。从以为可以照搬主持小学电视台的经验的盲目自信,到收到中文台词和诗歌朗诵后的胆怯退缩,到在晓申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重建信心,到演出当天收到额外台词的忐忑不安,到最后演出成功后的兴奋。这次过山车般的经历教会了我什么是追求卓越和团队合作。我见证了导演、晓申老师和主持人家长为了让我们的表演尽善尽美所做的努力。我被深深感动了,也想尽我所能贡献一份力量。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导演采用了我的试镜台词,家委会让我编辑宣传视频。我想这就是妈妈说的爱与责任的传承吧。 7P Ethan同学 主持人…
【 和而 不同 】 清华附中国际部模拟联合国会议 first part second part third part 3月22日至24日,清华附中国际部模拟联合国(MUN)社团举办了年度会议,以“和而不同”为主题,就全球紧迫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讨论和思考,并结合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4年来,THISMUN 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全球问题的卓越平台。今年的大会汇聚了来自清华附中国际部、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清华附中、鼎石学校、中关村中学、广州黄冈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全国10所学校的60余名代表。 THIS MUN IV 在本次模拟联合国会议上,代表们讨论了有关个人主义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功利自由主义等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价值观,并表明,当个人主义与公共意志发生冲突时,国际组织应该承担起平衡个人权利、公共安全、文化权利等促进全球发展的责任。当今世界正在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变化——人工智能、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核废料——我们的技术、道德框架、文化以及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仿佛正在失去我们的控制。 THIS MUN IV 本次会议的三个委员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 (DISEC)、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问题委员会 (SOCHUM) 以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UNHRC)讨论的话题广泛,包括了使用自主武器的道德框架,文化财产的返还和少数人群的权利保护等议题。 THIS MUN IV first 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