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授的讲座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就是我们应该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不仅仅只是学生,学习也只是学生这个角色所要做的一项任务,而不是全部,他们需要被发现闪光之处,需要被关爱,需要被理解,学生只是他们的一重身份,而这一重身份与其他的身份和角色是分不开的,是受其他角色影响的。我们不能只孤立地看“学生”这一个角色,那样就没有站在“完整人”的角度实施教育。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学生角色外溢”这个词,学生在学校当学生,放了学还要把这个角色带回家,把学校背回家。而在这个时代,在我们国家现有的教育现状之下,如何让学生角色外溢从一个负面的消极的存在变成积极有益的存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白雪峰校长提到了“终身学习”,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一切就变得不一样。我们不能以一所学校的“学生”的定义把自己固化,而是要成为“社会”这个学校的“学生”,读书学习也不是负担,而是变成积极的有趣的获取,如何实现?我先想到的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庭也会成为读书学习最好的场所,家长和孩子除了家庭的角色之外,都有了新的角色,那就是互相陪伴读书的“终身学习伙伴”。此外,国际部小学响应式课堂的教育理念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家长对自己负责”。